二战时期阿根廷_二战时期阿根廷比索纸币
1.阿根廷为什么不在二战时期夺取马岛
2.二战 巴西 阿根廷 战争
3.为什么二战后大多数纳粹残余都逃亡到阿根廷?
以下是二战期间没有卷入战争的一些国家:
* 瑞典:瑞典在二战期间保持了中立,没有参与任何一方的战争。
* 瑞士:瑞士同样在二战期间保持了中立,并且其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地形提供了天然的军事屏障,使瑞士成为了中立国家中的代表。
* 西班牙:虽然西班牙在二战期间经历了内战,但该国并没有直接参与二战的国际冲突。
* 葡萄牙:葡萄牙在二战期间也保持了中立,并且没有参与任何一方的战争。
* 爱尔兰:爱尔兰在二战期间保持了中立,并且由于其地理位置远离欧洲大陆,避免了战争的影响。
* 阿根廷:阿根廷在二战期间也保持了中立,并且由于其地理位置远离欧洲大陆,避免了战争的影响。
* 也门:也门在二战期间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没有参与任何一方的战争。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也没有卷入战争,例如伊朗、土耳其、乌拉圭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国家没有直接参与二战的国际冲突,它们可能仍然受到了战争的影响。例如,伊朗和土耳其虽然在战争期间保持了中立,但它们仍然受到了经济制裁和政治压力等影响。
阿根廷为什么不在二战时期夺取马岛
纳粹党有多么惨无人道,即使是不了解史事的人都略有耳闻,所以自从法西斯联盟战败之后,纳粹党基本上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在这种情景之下,只有阿根廷敢收留这些纳粹战犯,而这些罪恶滔天的纳粹党们逃跑的目的地也是阿根廷。阿根廷敢做出此种举动,主要是因为:
阿根廷在二战时期是一个中立国,并且有明显的亲近德国和意大利的意向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阿根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家,整个国家的人口,都来自于外来国度,在上个世纪就有20万的德国人在阿根廷居住,这些人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即使是二战结束德国战败,他们的内心依然忠于德国。有这些人在阿根廷内部,很明显阿根廷就是一个亲纳粹党的国家。
阿根廷对于反法西斯同盟国没有任何好感
尤其是美国和英国阿根廷尤其反感,因为阿根廷一直受到上述两个国家的打压。国内反美情绪非常高。并且德国才是阿根廷的,一是父母,军事和经济方面一直都是德国在支持。纳粹党也正是了解这些因素,所以才在战败之后大量的前往阿根廷进行避难,而阿根廷也由于之前受了他们的造福,给那些纳粹党提供护照,甚至帮助那些罪恶滔天的人逃脱法律制裁。
阿根廷的做法受到了国际上的声讨,最后由于接受不了舆论压力,只能放弃对那些纳粹人的包庇,并且成立专门的组织来对这些纳粹残余分子进行调查和追杀。经过数10年的调查之后,有一部分纳粹党被揪出来,绳之于法,而大部分的人在这几十年间都安享了晚年。所以阿根廷被称为纳粹党的天堂不无不过。
二战 巴西 阿根廷 战争
1982年4月2日到6月14日,历时74天的英阿马岛之战,这一场未经正式宣战的战争,外交家称为"武装冲突",军事家则称为"马岛战争",这是二十世纪第一场可算得上现代化的战争。
马尔维纳斯群岛(本文简称马岛),位于南大西洋,东到西经57°40',西到西经62°,南到南纬53°,北到南纬52°15'之间的海面上。该群岛由346个岛礁组成,总面积15800平方公里,其中长年有人居住的有十五个岛屿,主要有索莱达岛(即东福克兰岛,本文简称东岛),大马尔维纳斯岛(即西福克兰岛,本文简称西岛),总人口约两千,绝大多数是英国移民后裔。首府为斯坦利港(即阿根廷港)。南乔治亚岛是马岛的附属岛屿,(本文简称南岛),位于马岛东南716海里,西经39°南纬53°的海面上,面积3700平方公里,居民随季节变化时多时少,最多达500人,首府为格里特维肯港。
马岛距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之间的要冲航道麦哲伦海峡250海里,距阿根廷本土276海里,距英国本土7000海里。属寒带气候,岛上多沼泽,生物资源贫乏,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不仅位于沟通南半球两大洋交通的必经之路,而且漫长曲折的海岸线组成的众多港湾,构成英国在南大西洋的最重要的基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都利用这一基地控制南大西洋的制海权。而近年来,马岛又成为开发南极的前进基地,其地位更显重要。加上八十年代发现的海底石油,更加剧英阿对马岛主权之争。
说起英阿对马岛的主权之争,由来以久,漫长而复杂。1592年,英国人约翰·戴维斯发现该岛,但阿根廷则认为是葡萄牙人戈梅斯于1520年发现的。1690年,英国人约翰·斯特朗发现东西两岛之间的海峡,命名为福克兰海峡,并由此命名该群岛为福克兰群岛。十八世纪初,大批法国人先后来到该岛,称为马洛伊内群岛,后转化为西班牙语的马尔维纳斯群岛。1764年法国人在东岛建立定居点,1765年英国人在西岛建立定居点。1766年,西班牙以25万英镑的价格从法国手里买下东岛,1770年,西班牙又出兵占领西岛。1816年,阿根廷宣布独立,宣称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1832年英国占领西岛,次年占领东岛。从此英阿对马岛的主权进行过多次谈判。
1982年2月双方在纽约的谈判又宣告破裂。阿根廷开始准备以武力收复马岛,并制订出代号为"罗萨里奥"的行动计划。
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一家公司的39名工人来到南岛拆除一家旧鲸鱼加工厂,工人们在岛上升起了阿根廷国旗。英国立即提出强烈抗议。3月24日,英国原驻马岛的海军"忍耐"号破冰船,搭载两架直升机和140名士兵,前往南岛实施威慑。
3月26日,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下令提前实施"罗萨里奥"计划,由2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坦克登陆舰,1艘潜艇,1艘破冰船,1艘补给船搭载2个营的海军陆战队组成第40两栖特混编队,从贝尔格拉诺启程前往收复马岛,以1艘护卫舰,1艘供应舰搭载2个排的海军陆战队组成第60两栖特混编队,从德塞阿多港启程前往收复南岛,还以1艘航母,4艘驱逐舰,1艘护卫舰,1艘油船组成第20特混编队,提供战役掩护。作战总指挥为陆军第5军军长兼马尔维纳斯战区司令奥斯瓦尔多·加西亚中将。
4月10日,第40两栖编队驶抵马岛。午夜时分,阿军陆战队的侦察小队在彭布罗克角登陆。次日凌晨,蛙人分队在约克海滩登陆。六时三十分,阿军主力在龙克湾登陆,随即攻占了机场和港口。八十三十分,阿军七架C—130运输机运来3000多后援部队,使岛上阿军总兵力达4000人。九时,马岛的英国总督率所部181名官兵投降,阿军占领马岛,建立了行政机构,任命梅嫩德斯准将为马岛军事长官。
阿军收复马岛的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振奋,数十万人聚集在总统府前的"五月广场",高唱国歌,高呼口号,欢庆胜利。全国十多个政党一致表示支持政府的行动。总统加尔铁里的威望达到顶峰。
英国在获悉马岛被阿根廷占领后,立即宣布与阿断交,成立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主席的战时内阁,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并制定了以武力为后盾,政治、外交、经济多管齐下,迫使阿方撤军,如果阿根廷不屈服,就用武力重夺马岛的战略方针。
4月3日,阿军第60两栖编队在南岛登陆,经短促交火,占领南岛,英国守军23人投降。就这样,阿军以伤亡7人,损失2架直升机的代价,占领了整个马岛。随即向马岛进行紧急运输,运送大量的援军和物资。同一天,英国国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以全票赞成通过以武力收复马岛的决议,任命伍德沃德海军少将为特混舰队司令,此人时年四十九岁,毕业于海军学院,担任过潜艇艇长、驱逐舰舰长、国防部海军作战计划处处长,机敏果断,有"海狼"之称。
4月5日,英军以"竞技神"号和"无敌"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特混舰队,共有37艘战舰,20架"鹞"式战斗机,58架各型直升机,3500名海军陆战队。由朴茨茅斯和直布罗陀启航。正在大西洋的4艘核潜艇也全速赶往马岛。在特混舰队一万三千公里的航程途中,英军参战部队完成了制定作战方案、战斗序列编组、战术演练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并根据4月4日议会签发的法令,征租58艘民船,作为舰队的后勤支援力量,同时对征用的民船按需要进行快速改装。如"伊利莎白女王二世"号和"堪培拉"号客轮都改装为运兵船,"大西洋运送者"号和"大西洋堤道"号滚装船改装为飞机运输船,特别是"乌干达"号客船正载着940名学生在地中海航行,接到征用命令立即在就近港口停靠,让学生上岸,随即驶向直布罗陀,仅用三天就改装为医院船。英国的这些高效迅速的临战准备,奠定了取胜的基础。
此外,4月26日,由23艘军舰、20架飞机、2000名陆军组成第二梯队从波特兰启航。5月12日,由18艘军舰和3000名陆军组成的第三梯队从安普顿启航。
4月7日,英国宣布对马岛周围200海里实施全面海空封锁。
4月12日,英军的核潜艇最先到达马岛海区,开始执行进行封锁。
4月15日,英军从阿森松岛起飞的"猎迷"巡逻机,开始对马岛海域进行空中巡逻。
4月17日,英军舰队到达阿森松岛,休整一天,并补充物资,进行实弹射击,校正了枪炮。同时战时内阁提出把战争控制在争议地区,不进攻阿根廷本土的原则。并积极展开了外交和政治攻势,使美国、欧共体等国都表示支持英国,中断了与阿根廷的军火贸易,实行对阿的军火禁运,向英国则提供后勤保障、通讯、卫星情报等便利。
4月19日,特混舰队从阿森松岛启程,前往马岛。
4月20日,由英军特种空勤团(简称SAS)和海军特别舟艇中队(简称SBS)的特种部队的成员组成联合侦察分队在南岛机降。但南岛上暴风骤雨的恶劣天气使英军损失2架直升机,侦察分队无法开展活动,只好无功而返。
4月22日,十四名SBS队员先从C—130运输机伞降在南岛北部海域,再换乘潜艇到达距南岛约三海里处,最后游上岸,进行侦察,查明了南岛上阿军的兵力、装备、火力配置,并为后续部队的登陆选择了机降地点,还清除了岛上的雷区。
4月24日,由2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组成的先遣队驶抵南岛海域。
4月25日,南岛上的SBS队员引导第42陆战突击营机降在岛上,晚六时,英军占领了南岛首府格里特维肯港。同一天在马岛海域巡逻的英军"山猫"直升机发现了以水面状态航行的阿军"圣菲"号潜艇,马上进行攻击,发射AS—12空舰导弹,并投下深水炸弹,"圣菲"号遭到重创,只好抢滩搁浅,65名艇员弃艇逃生,被英军俘虏,"圣菲"号后在拖带中沉没。
4月26日,英军俘虏了阿军在南岛的守岛部队156人,英方无一伤亡,重占南岛。使英军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前进基地。
4月28日,英军舰队到达马岛,英国国防部宣布从格林威治时间4月30日十一时起,所有进入马岛周围200海里禁区的飞机和舰只都将遭到攻击。阿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在马岛开始实行灯火管制和宵禁。
4月30日,英军舰队完成对马岛海空封锁的部署。"征服者"号核潜艇发现阿军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一面报告指挥部,一面进行跟踪。
5月1日,英军从阿森松岛起飞的"火神"轰炸机和从航母起飞的"鹞"式战斗机首次空袭马岛。
5月2日,经战时内阁批准,"征服者"号潜艇在200海里禁区外36海里处,在1400码距离上,向跟踪三天的阿军"贝尔格诺将军"号巡洋舰发射三枚MK—8鱼雷,命中两枚,巡洋舰在四十五分钟后沉没,阿军有321人阵亡或失踪。由于该舰被击沉,大大打击了阿军的士气,并使得阿根廷海军主力撤离马岛海域,在整个战争期间都龟缩于本土,再未出战。
为什么二战后大多数纳粹残余都逃亡到阿根廷?
阿根廷虽然保持了中立,但其对外政策上是亲纳粹的.战后纳粹的不少战犯都到阿根廷流亡.曾经营救墨索里尼的德国特勤队长甚至成为了阿根廷总统的保镖!纳粹的不少黄金等资产也有部分被转移到了阿根廷.当然,犯罪者终究逃不掉正义的惩处!流亡阿根廷的战犯在战后陆续地悉数得到审判.
说起人类历史上的大战,那么一二战应当是规模最大的,尤其是二战,了解过这次战役的都知道,这是少有的世界大战,战火从欧洲蔓延到了亚洲,其中德国与日本,作为帝国主义的典型,也是诸多受害国所厌恶的国家。德国纳粹可谓是臭名昭著,在历史上犯下诸多罪行,不过德国最后还是战败了,那些纳粹大多逃往阿根廷,那么这是因为什么呢?阿根廷政府对纳粹,又有什么庇护呢?
德国宣布投降后,纳粹有以下几个下场,要么被战胜国逮捕,送上军事法庭审判,基本上难逃一死,其次有能力的纳粹,例如一些掌握技术制造的纳粹,这些人大多数可以活下来,而且美国还在暗中挖墙角,帮助那些掌握技术的纳粹,逃往美国去,为美国出力。最后一种纳粹,只有逃往各国了,都知道欧洲是由很多小国家组成的,所以有不少纳粹,会选择隐姓埋名逃去别的国家。
阿根廷就是个很好的选择,为什么纳粹不去别的国家,反而这么喜欢去阿根廷呢?主要是因为当时阿根廷政府的政治立场,它是当时南美唯一中立的国家,与欧洲的位置正好是个对角线,欧洲各国想来找麻烦的话,也是比较困难的,同时阿根廷的气候条件,与欧洲也比较相似,与中东、南美其他国家相比,阿根廷显然更适合纳粹居住。
同时阿根廷属于一个移民国家,这里也是个白人为主的国家,二战开始之前,阿根廷有很大一部分的居民,是从德国过来的,并且很多乡镇都有德语学校,纳粹在这里并不受排斥,反而受民众的欢迎,阿根廷与英国有矛盾,而德国与英国关系也不合,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虽然阿根廷政府嘴上说中立,其实内心更偏向于纳粹要多一些。
阿根廷之所以这么受纳粹的欢迎,是因为民众们不排斥,同时语言上也可以沟通,政府还属于亲纳粹派,在德国宣布战败后,阿根廷政府还派人送了几百本空白护照去往德国,让不少纳粹活了下来。当然了阿根廷也不是做慈善,会接受被人唾弃的纳粹,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有技术,阿根廷有了这些高技术纳粹帮助以后,迅速地崛起,成为当时南美的强国,在马岛战役中,还击败了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所以阿根廷的接受,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像一些没能力、没钱没技术的纳粹,基本上也逃不出德国的领土。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看法,总的来说,纳粹去往阿根廷,是因为生活条件与德国相近,同时阿根廷的政府与国民对他们不排斥,而且还挺欢迎,因此阿根廷才成为纳粹逃往的首选,当然了,阿根廷也不是傻子,只要是纳粹都接受,接受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可以这么说,只要你有技术的话,那么无论是阿根廷还是美国,都可以忘记你的纳粹身份,给予你一个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