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vs沃尔夫结果怎么样-莱比锡vs沃尔夫结果
莱布尼茨的资料
一、人物
(Gottfriend Wilhelm von Leibniz,1646—1716)德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一个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和牛顿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他博览群书,涉猎百科,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个人生平与事迹
1646年7月1日,莱布尼茨出生于德国东部莱比锡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弗里德希·莱布尼茨是莱比锡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母亲凯瑟琳娜·施马克出身于教授家庭,虔信路德新教。
莱布尼茨的父母亲自做孩子的启蒙教师,耳濡目染使莱布尼茨从小就十分好学,并有很高的天赋,幼年时就对诗歌和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不幸的是,父亲在他6岁时去世,却给他留下了丰富藏书。
莱布尼茨的父亲在他年仅六岁时便去世了,给他留下了比金钱更宝贵的丰富的藏书,知书达理的母亲担负起了儿子的幼年教育。莱布尼茨因此得以广泛接触古希腊罗马文化,阅读了许多著名学者的著作,由此而获得了坚实的文化功底和明确的学术目标。
8岁时,莱布尼茨进入尼古拉学校,学习拉丁文、希腊文、修词学、算术、逻辑、音乐以及《圣经》、路德教义等。
1661年,15岁的莱布尼茨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一进校便跟上了大学二年级标准的人文学科的课程,他还抓紧时间学习哲学和科学。1663年5月,他以《论个体原则方面的形而上学争论》一文获学士学位。这期间莱布尼茨还广泛阅读了培根、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著作,并对他们的著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在听了教授讲授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的课程后,莱布尼茨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664年1月,莱布尼茨完成了论文《论法学之艰难》,获哲学硕士学位。是年2月12日,他母亲不幸去世。18岁的莱布尼茨从此只身一人生活,他—生在思想、性格等方面受母亲影响颇深。
1665年,莱布尼茨向莱比锡大学提交了博士论文《论身份》,1666年,审查委员会以他太年轻(年仅20岁)而拒绝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黑格尔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莱布尼茨哲学见解太多,审查论文的教授们看到他大力研究哲学,心里很不乐意。他对此很气愤,于是毅然离开莱比锡,前往纽伦堡附近的阿尔特多夫大学,并立即向学校提交了早已准备好的那篇博士论文,1667年2月,阿尔特多夫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还聘请他为法学教授。
这一年,莱布尼茨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论组合的艺术》。这是一篇关于数理逻辑的文章,其基本思想是想把理论的真理性论证归结于一种计算的结果。这篇论文虽不够成熟,但却闪耀着创新的智慧和数学的才华,后来的一系列工作使他成为数理逻辑的创始人。
1666年,莱布尼茨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在纽伦堡加入了一个炼金术士团体,1667年,通过该团体结识了政界人物博因堡男爵约翰·克里斯蒂文,并经男爵推荐给选帝迈因茨,从此莱布尼茨登上了政治舞台,便投身外交界,在美因茨大主教舍恩博恩的手下工作。
167l~1672年冬季,他受迈因茨选帝侯之托,着手准备制止法国进攻德国的计划。1672年,莱布尼茨作为一名外交官出使巴黎,试图游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放弃进攻,却始终未能与法王见上一面,更谈不上完成选帝侯交给他的任务了。这次外交活动以失败而告终,然而在这期间,他深受惠更斯的启发,决心钻研高等数学,并研究了笛卡儿、费尔马、帕斯卡等人的著作,开始创造性的工作。
1673年1月,为了促使英国与荷兰之间的和解,他前往伦敦进行斡旋未果。他却趁这个机会与英国学术界知名学者建立了联系。他见到了与之通信达三年的英国皇家学会秘书、数学家奥登伯以及物理学家胡克、化学家波义耳等人。1673年3月莱布尼茨回到巴黎,4月即被推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这一时期,他的兴趣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
1672年10月,迈因茨选帝侯去世,莱布尼茨失去了职位和薪金,而仅是一位家庭教师了。当时,他曾多方谋求外交官的正式职位,或者希望在法国科学院谋一职位,都没有成功。无奈,只好接受汉诺威公爵约翰·弗里德里希的邀请,前往汉诺威。
1676年10月4日,莱布尼茨离开巴黎,他先在伦敦作了短暂停留。继而前往荷兰,见到了使用显微镜第一次观察了细菌、原生动物和精子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这些对莱布尼茨以后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影响。在海牙,他见到了斯宾诺莎。1677年1月,莱布尼茨抵达汉诺威,担任布伦兹维克公爵府法律顾问兼图书馆馆长,并负责国际通信和充当技术顾问。汉诺威成了他的永久居住地。
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莱布尼茨广泛地研究哲学和各种科学、技术问题,从事多方面的学术文化和社会政治活动。不久,他就成了宫廷议员,在社会上开始声名显赫,生活也由此而富裕。1682年,莱布尼茨与门克创办了近代科学史上卓有影响的拉丁文科学杂志《学术纪事》(又称《教师学报》),他的数学、哲学文章大都刊登在该杂志上;这时,他的哲学思想也逐渐走向成熟。
1679年12月,布伦兹维克公爵约翰·弗里德里却突然去世,其弟奥古斯特继任爵位,莱布尼茨仍保留原职。新公爵夫人苏菲是他的哲学学说的崇拜者,“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一句名言,就出自他与苏菲的谈话。
奥古斯特为了实现他在整个德国出人头地的野心,建议莱布尼茨广泛地进行历史研究与调查,写一部有关他们家庭近代历史的著作。1686年他开始了这项工作。在研究了当地有价值的档案材料后,他请求在欧洲作一次广泛的游历。
1687年11月,莱布尼茨离开汉诺威,于1688年初夏5月抵达维也纳。他除了查找档案外,大量时间用于结识学者和各界名流。在维也纳,他拜见了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为皇帝构画出一系列经济、科学规划,给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试图在奥地利宫庭中谋一职位,但直到1713年才得到肯定答复,而他请求古奥地利建立一个“世界图书馆”的计划则始终未能实现。随后,他前往威尼斯,然后抵达罗马。在罗马,他被选为罗马科学与数学科学院院士。1690年,莱布尼茨回到了汉诺威。由于撰写布伦兹维克家族历史的功绩,他获得了枢密顾问官职务。
在1700年世纪转变时期,莱布尼茨热心地从事于科学院的筹划、建设事务。他觉得学者们各自独立地从事研究既浪费了时间又收效不大,因此竭力提倡集中人才研究学术、文化和工程技术,从而更好地安排社会生产,指导国家建设。
从1695年起,莱布尼茨就一直为在柏林建立科学院四处奔波,到处游说。1698年,他为此亲自前往柏林。1700年,当他第二次访问柏林时,终于得到了弗里德里希一世,特别是其妻子(汉诺威奥古斯特公爵之女)的赞助,建立了柏林科学院,他出任首任院长。1700年2月,他还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至此,当时全世界的四大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院、罗马科学与数学科学院、柏林科学院都以莱布尼次作为核心成员。
1713年初,维也纳皇帝授予莱布尼茨帝国顾问的职位,邀请他指导建立科学院。俄国的彼得大帝也在17ll~1716年去欧洲旅行访问时,几次听取了莱布尼茨的建议。莱布尼茨试图使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相信,在彼得堡建立一个科学院是很有价值的。彼得大帝对此很感兴趣,1712年他给了莱布尼茨一个有薪水的数学、科学宫廷顾问的职务。1712年左右,他同时被维出纳、布伦兹维克、柏林、彼得堡等王室所雇用。这一时期他一有机会就积极地鼓吹他编写百科全书,建立科学院以及利用技术改造社会的计划。在他去世以后,维也纳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先后都建立起来了。据传,他还曾经通过传教士,建议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北京建立科学院。
就在莱布尼茨倍受各个宫廷青睐之时,他却已开始走向悲惨的晚年了。1716年11月14日,由于胆结石引起的腹绞痛卧床一周后,莱布尼茨孤寂地离开了人世,终年70岁。
莱布尼茨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在大学当教授。他平时从不进教堂,因此他有一个绰号 Lovenix,即什么也不信的人。他去世时教士以此为借口,不予理睬,曾雇用过他的宫廷也不过问,无人前来吊唁。弥留之际,陪伴他的只有他所信任的大夫和他的秘书艾克哈特。艾克哈特发出讣告后,法国科学院秘书封登纳尔在科学院例会时向莱布尼茨这位外国会员致了悼词。1793年,汉诺威人为他建立了纪念碑;1883年,在莱比锡的一座教堂附近竖起了他的一座立式雕像;1983年,汉诺威市政府照原样重修了被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莱布尼茨故居”,供人们瞻仰。
心理学是如何诞生的?
从17世纪到19世纪,英国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主张以经验来说明人的一切心理现象的形成。具体表现就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观点。J洛克(1632―1704)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提出联想的概念,认为人生来不具备任何知识,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外部经验与内部经验),不论这些观念如何抽象与复杂,都来自经验和经验的联想。D哈特莱发展了洛克的联想学说,建立了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体系。G贝克莱、D休谟、J穆勒父子虽也讲经验,但他们不是把经验看作感官对外在世界的反映,而是把存在看作被感知到的东西,他们的经验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②以儿童早期的经验说明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儿童早期的经验直接影响个体心理的发展,且影响感官、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的发展。③心理学中一种方法论观点。它强调以经验观察、自然观察和实验所得的资料来研究心理现象,而否定或忽视根本理论建设与假设的重要性。实际上,实验研究不能没有一定理论假设模式的指导。 与此同时在德国又产生了“理性主义心理学”笛卡尔(1596-1650年)与沃尔夫等又将其发展成为“能力主义心理学”。直到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随着西方医学和生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一种观点甚至认为,心理源头不应在哲学,而应在生理学。19世纪中叶,德国医学博士、生理学讲师、心理学家威廉?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联想和 情感 开展系统的实验研究,创办了刊登心理学实验成果的杂志《哲学研究》,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纲要》。
冯特此举对于心理学的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当心理学采用了实验方法之后,对人的心理的研究就从对心理、行为的现象的描述,深入到了因果关系的揭露。而心理学一旦能够揭露心理活动的因果关系、心理活动的规律,那么它就获得了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权利。于是,1879年心理学终于从哲学的母体中诞生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也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从冯特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至今,仅有百余年的 历史 ,因此,心理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冯特的出现,现代西方心理学终于诞生。
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的心理现象。人们对心理现象的反省和探讨,目前已有几千年的 历史 了。
欧洲古代思想家,例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对人类的心理现象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和 探索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唯心主义学者,他认为灵魂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神把理性放到灵魂中去,把灵魂放到身体中去,所以他说学习就是把灵魂深处已有的理念回忆起来的过程。亚里士多德曾写过一本《灵魂论》,阐示了肉体和灵魂的关系,这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门著作。亚里士多德认为不但人有灵魂,就连动植物也有灵魂,人的灵魂是植物和动物的灵魂发展的结果。他们的思想对欧洲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心理学思想逐渐摆脱了唯心主义从而转向科学。法国的笛卡儿,英国的洛克和德国的赫尔巴特等人对人类的心理现象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取得了比较符合客观规律的成果。他们为心理学在欧洲的诞生起到了奠基和推动的作用。
不管是在外国还是在我国,从古代起就有关于心理学方面的论述,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学有着悠久的过去。那时人们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和论述,常常局限于哲学和其他学科的母体之内,只具有形象的类比和抽象思辨的性质,缺少实验的论证,并未独立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
1879年,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 历史 ,到目前只有一百多年。
心理学诞生时,曾出现过学派林立,各执一端的局面。虽然每一个学派都在某一个方面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任何一派的理论都不足以解释复杂的心理现象,便终未能形成为人们所接受的统一理论派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学各派已不像当初那样对立了。人们明白了,只有真理才是科学研究的终极。在向真理趋近的同时,人们吸收了对方的合理而抛却了对方的不当。目前,有的心理学派消亡了,有的失去了发展活力,有的则方兴未艾。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科学。
1、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关于心理现象的专著。自那时起,直至19世纪中叶,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有许多学者论及心理学问题,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见,但心理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隶属于哲学范畴而无独立地位,是哲学家与思想家运用思辨的方法进行研究的领域。仅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算起,对心理的研究也有两千多年的 历史 。 由此可见,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
2、1879年心理学终于从哲学的母体中诞生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也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从冯特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至今,仅有一百余年的 历史 。 因此,心理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3、心理学是在19世纪末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1879年,冯特在德国来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是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被誉为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界把开始系统的实验研究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因为科学特征中所强调的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三大标准只有实验法才能做到.冯特的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被生理学和心理学两界推崇为不朽之作,主要是受当时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和物理学影响.冯特及其弟子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并由此诞生了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学派.但该学派不久就遭到反对.由于反对者的主张不同,这种反对逐渐演进为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局面,先后形成了一些心理学的经典流派.
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 历史 渊源,近代哲学的影响,包括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影响.唯理论的著名代表笛卡儿把统一的心理现象分成了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依赖于身体组织,而另方面是独立于身体组织之外的,因而陷入了二元论.笛卡儿还相信“天赋观念”,即人的某些观念不是由经验产生,而是人的先天组织所赋予的.笛卡儿关于身心关系的思想推动了对动物和人体做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这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有直接的影响.他对理性和天赋观念的重视也影响到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发展.经验论则主要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哲学上唯理论与经验论的斗争一直持续到现代,并表现在现代心理学各个理论派别的斗争之上.
实验生理学的影响,它为心理学提供了—系列客观的研究方法.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则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心理学是在19世纪末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1879年,冯特在德国来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是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被誉为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界把开始系统的实验研究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因为科学特征中所强调的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三大标准只有实验法才能做到.冯特的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被生理学和心理学两界推崇为不朽之作,主要是受当时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和物理学影响.冯特及其弟子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并由此诞生了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学派.但该学派不久就遭到反对.由于反对者的主张不同,这种反对逐渐演进为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局面,先后形成了一些心理学的经典流派.
克里斯塔·沃尔夫的人物生平
克里斯塔·沃尔夫,1949至1953年在耶拿和莱比锡学日耳曼学。1949年,加入德国统一社会党。1953至1959年,在德国作家协会工作,自1956年起,任柏林新生活出版社主编,1958年起任《新德国文学》杂志编辑。1961年,以小说《莫斯科的故事》(Moskauer Novelle)亮相文坛,但这部小说影响不大,没在联邦德国发表。自1962年起,成为专业作家。1963年,克里斯塔o沃尔夫以小说《分裂的天空》(Der geteilte Himmel)闻名天下,此后创作才华得到充分展现,在德国统一前又创作出小说《对克里斯塔·T的思考》(Nachdenken über Christa T.)(1968)、阐述其美学思想的论文集《阅读与写作》(Lesen und Schreiben)(1971)、**剧本《蒂尔·厄伦史皮格尔》(Till Eulenspiegel)(1972)、小说《菩提树下》(Unter den Linden)(1974)、《童年典范》(Kindheitsmuster)(1976)、《虚无飘渺》(Kein Ort. Nirgends)(1979)、《卡桑德拉》(Kassandra)(1983)、《故障》(St?rfall)(1987)和《夏天里的故事》(Sommerstück)(1989)。自1978年起,克里斯塔·沃尔夫到许多国家如美国、苏格兰、瑞士和联邦德国进行演讲。德国统一的当年退出德国统一社会党。2011年12月1日克里斯塔·沃尔夫在柏林去世,享年82岁。
沃尔夫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沃尔夫,1929年3月18日生于商人家庭。1949~1953年在耶拿和莱比锡大学学习日耳曼语言文学。毕业后在《新德意志文学》编辑部和出版社工作。他常深入哈勒市一家机车车辆厂体验生活,参加工人写作小组的活动。1962年以后成为职业作家。1963~1967年被选为德国统一社会候补委员。
沃尔夫的文学创作成就主要是小说,也写过**剧本和散文、评论。1961年发表短篇小说《莫斯科的故事》,获哈勒市艺术奖。小说描写苏军上尉帕维尔与15年前结识的德国姑娘维拉在莫斯科重逢以及他们如何处理友谊和爱情的故事。小说涉及的社会主义道德问题值得深思。
小说《分裂的天空》(1963)是60年代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文学中成功的作品之一。它真实、自然地反映了德国的分裂造成了东西德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中人们的爱情、婚姻、家庭所受的影响。
1968年他出版了第二部小说《回忆克里斯塔·T》,描写克里斯塔一生中从不满足于现有的一切,不愿意随波逐流,曾孜孜不倦地探索,想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但她和周围僵化了的陈规陋习一再发生冲突,始终处于愿望与可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
作者从60年代初对现实生活的歌颂,逐渐发展到对现实中矛盾与问题的揭露。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实践了她的艺术主张,强调叙事的主观真实性。
长篇小说《童年典范》(1976)是沃尔夫的一部自传性的作品,描述了统治时期小人物在精神上被奴役的状态以及1945年解放时他们的经历和感受。作者想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揭示了有顺民思想的人们应担负一定的责任,以及法西斯之所以取得政权的原因。
沃尔夫的短篇小说创作大多也触及现实生活中人们关切的问题。《六月的下午》(1967)反映人们对于和平受到威胁的忧虑心情。《菩提树下》(1974)探讨个人如何在社会中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一只公猫的新生活观》(1974)讽刺一位心理学教授想发明一种能制造人类最高幸福的体系。
《自我试验》(1973)描写一个女性服药后变成男性的医学试验。这些作品以荒诞不经的事实揭示了:战争的威胁、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导致丧失人性的可怕后果等等。
另外,他还著有中篇小说《没有一处地方》(1979)和取材于中世纪民间故事的**脚本《梯尔·欧伦施皮格尔》(1792)等。
沃尔夫还写过不少评论、散文、随笔等。评论集《读和写》(1972)集中阐述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她反对文学创作中的公式化、雷同化,她认为文学作品就是要表现个人认识自己、发现自我的过程。
在艺术技巧上,他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努力接近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文学的要求。作家要表现主观真实性,将文学创作和现实紧密结合,创造一种与技术工艺时代相适应的叙事文学。他常常采用意识流、蒙太奇、时空概念的颠倒、文献材料的引用等手法,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