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高中联赛拉拉队-耐克高中生联赛
湖人队科比有哪些劣迹?
1.黑肘不断
科比的黑肘早已闻名于联盟。早在2005年,科比就报复性的肘击迈克·米勒至后者面部当场血流不止,赛后不仅拒绝道歉,还声称这是以牙还牙,结果被禁赛两场。
2007年,科比的肘击达到顶峰。先是1月28日和马刺的比赛中肘击吉诺比利,因为后者封盖了他的投篮,虽然裁判当时没有判犯规,但联盟追加处罚科比禁赛一场。3月6日在与森林狼的比赛中肘击贾里奇面部被联盟禁赛一场,还是因为贾里奇在此前的一次防守中封盖了科比的三分;接着复出后第一场,科比肘击76人前锋科沃尔的面部遭到禁赛,因为后者整场比赛都对他无休止的贴身防守。
而这些都是遭到处罚的肘击,像今天这样对阿泰的黑肘更是数不胜数,最近一次要数和火箭的常规赛里对着阿泰大肆挥拳,但裁判只是拉开两人。甚至科比的黑肘还朝向自己的对友,去年总决赛上拉德马诺维奇就是可怜的受害者。
2.没有朋友
科比因为自私孤傲的性格在使得自己NBA联盟中人缘极差,就连自己结婚和女儿生日这样的party上出现的都只是一些湖人队的工作人员,足以看出科比的为人处事之道。
奥尼尔是联盟中公认的好人缘好相处,但与科比共事多年后都与科比反目成仇,科比的人缘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即使今年的全明星赛上两人合力碰杯,我们感觉依然是貌合神离。
此外,2001年总决赛,76人最终因实力不济而错失冠军。在球员通道中,艾弗森与科比相遇,答案伸出手想向他表示祝贺,科比却视而不见高昂着头大步走开……礼貌?风度?
而四大天王时代,除了老马龙,整支湖人队都不给科比传球,马龙也成了当时队中科比唯一的朋友。但即使这样,科比还是因为莫须有的“绿帽子”事件和马龙翻脸,显然在科比眼里,女人比一切都重。
3.与家人反目
谈起与马龙翻脸的事件,就不得不说说女主角瓦妮莎。从某种程度上说,瓦妮莎也是科比与全世界为敌的罪魁祸首。2001年4月,科比不顾父母强烈反对同自己的高中同学瓦妮莎结婚,导致与家庭决裂。这次决裂科比同父母积怨很深,以至于在和瓦妮莎的婚礼上,科比都没有邀请父母参加他的婚礼。在婚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科比与父母一度断绝联系。虽然随着年龄增大和科比女儿的出生,科比已经和父母和好,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隔阂依然存在。
4.虐待保姆
而瓦妮莎最近又让科比卷入丑闻。今年3月26日,科比家的前任女保姆玛利亚·吉梅内斯把科比夫妇莎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她在为科比家工作时太过疲劳,并遭到了夫妇俩的虐待和侮辱,她无法忍受糟糕的工作环境。玛利亚曾向科比表达过辞职的想法,她想以此来引出瓦妮莎的道歉,但结果是瓦妮莎再次对她进行辱骂。另外吉梅内斯还遭到了一些未加详细说明的不公正待遇,比如拖欠工资、超时工作等等。
5.下身指挥大脑
虽然科比可以因为瓦妮莎而与全世界遇敌,但这并不代表科比对妻子又多么忠诚。最著名的例子当数“QJ案”。 2003年7月,科比被指控一级X侵犯,QJ鹰县一名19岁的酒店服务生。接下来长达14个月的时间里,科比成了科罗拉多法庭的常客,最后科比给了那个女孩一些他本该提前给的钱,双方达成庭外和解,这件事情也科比与瓦妮莎的关系一度出现裂痕。科比花400万美元给瓦妮莎买了个大钻戒以示衷心。
而近来又有消息称科比和一个叫瓦妮莎.科里的啦啦队员在比赛期间擦出了爱火花,并存在婚外兼地下的恋情。看来科比的老毛病又犯了。
6.逼走奥尼尔
湖人主帅杰克逊在自传中多次提到,湖人三连冠期间,科比与奥尼尔两人的关系就已经恶化,而在2004赛季,两人多次爆发口水大战已经证明了两人的不合,“鹰县事件”后科比曾表示他“花钱”是学师兄奥尼尔,这也让奥尼尔与科比的关系彻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对于两人的分道扬镳,从队友到整个NBA都一致向着可爱的大胖子,而科比只获得了球队老板的支持。科比成了最大的输家。
7.辱骂老板总经理
2004赶走奥尼尔又签下大合同的科比可谓意气风发,自以为是的科比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对湖人老板的支持他并没有一丝的感谢。而接下来几个赛季由于缺少好球员,湖人队难有作为,打出个人最好数据的科比也没能染指MVP,这让志向远大的飞侠难以忍受。2007年夏天,科比对湖人的不满达到极限,他大肆讽刺湖人管理层无能,公开嘲讽拜纳姆辱骂球队总经理乃至老板。科比在接受采访时痛骂湖人总经理:“库普切克是个十足的白痴!”而后科比将不满再度升级,他把矛头直指湖人老板:“杰里·巴斯就是个!”
8.总决赛独狼
湖人队两次总决赛的失利都与科比有很大关系。2004年总决赛,科比陷入单打独斗中不可自拔。只要有球在手科比就单干,结果命中率只有38.1%,五场比赛科比的失误数18次和助攻数22次相差无几,湖人由此1-4丢掉总冠军。《ESPN》专家约翰-霍林格因此将科比列为“总决赛历史上十大个人最差发挥”第二名。
而2008年当湖人再次杀入总决赛时,科比又一次输在了唯我独尊的风格上。面对更善于一对一的保罗·皮尔斯,科比的做法只能葬送湖人。
9.辱骂殴打队友
当总决赛上一味单打导致总冠军旁落的科比并没有认真反思自己,而是怪起了队友。被凯尔特人连续打出高潮并大比分落后,坐在场下的科比一脸阴沉。阿里扎轻拍科比以示安慰,科比怒而重重回拍了阿里扎一下,脸上是非常恼怒的表情,摄像机镜头及时捕捉到这一画面。
对队友态度恶劣在科比身上已是家常便饭。还是菜鸟的拜纳姆就被科比骂哭过,而法玛尔和沃顿也难逃被骂的命,拉德马诺维奇更惨,还被科比实施过暴力。
10.蔑视乔丹
科比一向被冠以“乔丹接班人”,但科比并不以“飞人”为敬,相反还屡次找机会想证明自己比乔丹强,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03年的全明星赛,科比不解风情的搅和了乔丹的绝杀。06年,科比将自己湖人号码由8号改成24号,比乔丹的23号大1号。07年,科比进人美国国家队时选择了10号球衣,无独有偶,这又比乔丹当年的9号大1号。这些“大逆不道”的行为只能弄巧成拙招来全世界的反感。
NBA是如何进行商业运作的?
商业开发策略
从 1946 年创立开始, NBA 从一无所有变成现在世界上最赚钱的职业联赛之一,成为各种体育联赛效仿的成功典范。在 60
年历史中, NBA 用前 30 年做联赛水平的培养和商业运作的内部基础;后 30 多年将其推向市场,推向世界。
NBA 开始的时候,就像是一个自娱自乐的业余联赛,没有什么影响。直到 1953-54 赛季,电视台才第一次转播 NBA 的
13 场比赛,付给 NBA3.9 万美元。但在这之后近 20 年里,虽然一直有 NBC 和 ABC 两家电视台转播 NBA 的比赛,但两家都没有付给过 NBA
一分钱。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1973 年。从 1973-74 赛季,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 (CBS) 与 NBA 签订合同,并付给 NBA 三年 2700
万美元的转播费用。这之后, CBS 共与 NBA 续约 4 次,到 1986-87 赛季时,转播费用已经涨到 4 年 1.74 亿美元,几乎是 13 年前的 5
倍。
1984 年,改变 NBA 命运的斯特恩出任 NBA 第四任总裁, NBA
几乎所有的规章条例、运作理念、经营手段、市场推广、国际化进程,全部是斯特恩亲手缔造或者是他主要参与的。在斯特恩上任期间, NBA 的总资产翻了 5
番。斯特恩还建立了 NBA 有线电视、 NBA 网站、 NBA 城、 NBA 商店、 NBA
流动大巴等娱乐项目,这些推广方式已经几乎成为篮球联赛固定的运作模式。
目前, NBA 的广告收入也与日俱增。现在联盟的服装有阿迪达斯,运动鞋有耐克和锐步,饮料有可口可乐,食品有麦当劳,网络有
AOL ,就连儿童玩具都有乐高公司赞助。早在 2002-03 赛季 ,NBA 指定的赞助商就有 19 家,其他各种广告更是不计其数。
NBA 来到中国时,虽然门票不菲,但仍然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形。在“姚明热”疯狂的上海,球迷不惜等待 40
个小时以求一票。在北京,由于超过 5000 名球迷聚集在购票点外,迫使有关方面不得不提前 9 小时卖票, 5000 张门票以 21 . 75 美元到 362
美元不等告罄。
经营制度创新
斯特恩的伟大之处,并不只是将联赛推上一个高度就算完事,他做了很多制度性的工作来保证 NBA 的良性运作,例如:经纪人制度
( 包括自由球员转会 ) 、球员工会与俱乐部谈判制度、引进工资封顶、反毒品公约等。今天, NBA 已经成为一个完全制度化运作的组织,因而能够基业长青。
NBA 的选秀制度。为了使 NBA 各队的实力水平不至于太悬殊,从而增加比赛的精彩和激烈程度, NBA
都要在每年度的总决赛之后,在 6 月下旬举行一年一度的“选秀大会”。参加选秀的一般是全美各大学的学生,均为 NCAA
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中的佼佼者。当然,最近几年里,高中生和国际球员有增多的趋势。 NBA
根据他们的综合实力给他们打分排名,然后,各球队依照该年度在常规赛中的胜率排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挑选。
选秀并非仅是一个以炒作新明星为目的的媒体秀,而是对于维持 NBA
的竞争力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制度机制。美国的各大职业球赛,不设升降级。
刺激球队上进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季后赛。季后赛不仅增加了比赛的场次,而且真正把比赛变成了全国性赛事,赢利远非一般比赛可比。在季后赛中走得越远,球队赚头就越大。但是,仅仅凭这一规则,
NBA
马上会贫富分化。试想,一个队打到季后赛最后一轮,就成了全美著名的强队,财源滚滚,买队员手面也很大。一个队没有打入季后赛,收入降低,不仅买不起好队员,甚至不得不把本队的王牌卖掉。久而久之,上述这两种队就不是对手,
NBA 的竞争性下降,最后只有四五个队的比赛好看。
用来制衡这一趋势的制度,就是第一选秀权。每年 NBA
选秀,最弱的队先挑队员。通过选秀制度的杠杆作用,弱队每年总能得到一些能量补充,成功地利用这一优先权,弱队就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而强队得到好球员的几率则相对较小,这样就使得
NBA 各队之间的实力差距不至于太悬殊,保证了比赛的水平和质量,进而也就保证了 NBA 的活力。
另外, NBA 球队之间的球员交换机制,也表明了参与球队希望“双赢”或者“多赢”
的愿望。像勇士队与小牛队完成的九人大交易,其出发点就是为了共同提高两队的实力。在这场交易中,两队的明星球员贾米森和范埃克塞尔作了互换。在小牛队中,虽然范埃克塞尔实力一流,充满激情,但由于纳什的稳定发挥,使得他的作用大多是锦上添花,很少能雪中送炭。而由于内线实力的欠缺,他们在和湖人、马刺那样内线实力强大的球队的对抗中处于劣势,因此,得到贾米森这样的明星球员,既能提高得分能力,又能增加内线高度,对球队大有裨益。同样,贾米森虽是勇士队的头号球星,但和他司职同样位置的墨菲上个赛季进步神速,况且比他更高更壮,似乎已能替代他的角色。倒是勇士队的后卫阿瑞纳斯虽然获得了上个赛季的“进步最快奖”,但由于年轻和欠稳定,常常无法帮助球队在关键的比赛中力战到底,他们曾看上了马刺队的克拉克斯顿,还将“袖珍后卫”博伊金斯招致麾下,但这些人和范埃克塞尔相比,显然不在一个档次。因此,勇士队才会放走头号球星,迎来小牛队的替补后卫。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正是期待“双赢”的表现。
火箭走出低迷的起点,其实就是一次火箭高层进行一个重要的球员交换——用杰克逊交换黄蜂的韦斯利。现在 NBA
中,攻防转换的节奏越来越快。在 20
多场的比赛中,火箭高层敏锐地发现了重大问题——对手屡屡针对姚明在速度上这个最大的软肋,不断地扯开火箭的防线(特别是在抢到后场蓝板发动反击时),而火箭的其他队员,并不是个个速度都能弥补姚明的软肋。所以,火箭高层才不惜用表现一直稳定、优秀的杰克逊,换来黄蜂的老将韦斯利来弥补姚明速度上的不足,做的一笔让人看不懂却极其正确的交换。由此,带来了球队的重大转变,形成了现在火箭的四快一高的先发阵容,火箭的战绩也一路攀升,姚明的发展也慢慢步入了正轨。
季后赛和选秀制,一个鼓励强者,一个扶助弱势,既刺激了竞争,又保持了各队之间实力的均衡,交换制则起到资源互补的作用。所以包括篮球在内的美国各大职业球类联赛,没有出现欧洲足球俱乐部那样过度的贫富分化。要知道,足球和篮球不同,常常一球定音,偶然性很大,弱队偶尔还可以战胜强队,但是在篮球中两队实力分化到一定程度,弱队就不可能有机会。没有选秀制,
NBA 的比赛就不堪设想。
市场培育策略
NBA 对中国的 “ 暗渡陈仓 ” 可以追溯到 1991 年,中央电视台体育记者于嘉说,大卫 ·
斯特恩当年首次造访中国和央视洽谈转播 NBA ,耐心地解释 NBA 是什么,转播可以不收费等等 …… 直到央视同意转播。
1992 年乔丹领衔的 “ 梦之队 ”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横扫千军,征服了全世界球迷,斯特恩又适时地把 NBA
推向了中国。从 1991 年到今天,中国已有 12 家电视台与 NBA 签订了电视转播合同,在北京等城市 NBA 转播覆盖率提高了 3 倍。
NBA 在引进中国球员方面也是 “ 蓄谋已久 ” ,上世纪 90 年代,宋涛和马健就先后被 NBA
相中,只是后来因伤病等原因没有成行。 1999 年,王治郅成为 “ 正统 ”NBA 球员。短短几年间,姚明、巴特尔、薛玉洋、刘炜快速跟进,更多年轻中国球员被
NBA 球探关注和观察。打中国球员算盘的当事球队,除了竞技角度的考虑,更多的还有商业动机在其中。
从冷静的态度来看,与其认为 NBA 在日益认可中国篮球的水准,还不如说是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让 NBA
根本无法抵挡住诱惑。根据泛亚市场资讯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 15 至 24 岁的男性中 75% 是 NBA 球迷,在 20 至 29 岁的所有人士中, NBA
是他们最爱看的电视转播的体育联赛,全国有超过 31400 多万观众收看 NBA
的节目。中国赛的成功与否、效果好坏,美国人比中国人还关心。篮球评论家单磊分析说,中国这一 “ 新大陆 ” 的发现为 NBA
打开了另一扇门,至少斯特恩可以不必再为海内外市场收视率的问题发愁了。
统计表明, NBA 销售授权标志产品的年零售额在美国本土高达 25 亿美元,而海外同年仅 3 亿美元。对 NBA
的决策者来说,他们并没有把几场比赛的经济效益看得通过这些比赛,传播 NBA 品牌,尽快地开发和占领有 13 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很快,我们将看到更多 NBA
相关产品的连锁店打入中国。
产品开发策略
一个球队的立市之本,便是球员在球场内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准,这便如同市场上的产品,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因此,要像开发产品那样去开发球星。
NBA 的几代经营者都深谙开发球星对于市场开发的重要价值。 斯特恩上台时正值湖人和凯尔特人争霸天下,两支球队各有一个巨星
-- “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伯德。斯特恩将这一黑一白巨星作为整个 NBA 联赛的形象向市场推广,使球迷在喜欢球星的同时喜欢上 NBA
。在“魔术师”和“大鸟”两人相继在 90 年代退役之后,斯特恩又以乔丹作为主打球星在全世界推广 NBA
。这一策略再次收到奇效,乔丹迷人的笑容、经典的吐舌头动作和神话般的技术征服了全世界的球迷,甚至包括其他国家的篮球球员,使得 NBA 成为国际化的联赛。
乔丹退役后,斯特恩又开始寻找新的联赛代言人,奥尼尔、科比、艾弗森、加内特、麦迪、姚明等人,都是 NBA 新的人选。
NBA 是铁打的营盘,球员进出和转会使之成为活水。 火箭队有一个姚明,已经让全中国球迷趋之若鹜。但 NBA
还嫌不够劲儿,精心挑选了国际球员最多的球队之一国王队来作陪打。迪瓦茨转会减弱了国王队的号召力,于是刘炜进入国王队,成为 NBA 又一张吸引中国球迷的招牌。
多年来, NBA 球场上巨星无数,造星运动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篮球人才,成就了 NBA
球场上巨星无数,而巨星的出现反过来又对无数球迷形成更大的市场号召力。从市场拓展的角度来说,球市的火爆,市场的扩大,直接得益的当然首推 NBA
品牌和各俱乐部,而球星同样是市场拓展成功的受益者。多年来, NBA 的雪球,正是在这样一种发展氛围中,越滚越大。
国际化策略
近 10
年来,由于美国国内各职业联赛发展都很迅速,棒球大联盟、职业橄榄球联赛和职业冰球联赛都搞得如火如荼,同时一直兴盛不衰的大学联赛这几年也有超过职业联赛的势头。
NBA 及时地调整战略,将眼光放到国际市场。 NBA 在世界各地有 11 处办事机构, NBA 中的国际球员也占到全部球员的 15% 。 NBA
的这些策略使其成为国际上最知名的美国国内联赛。他们的成功已经影响到其他联赛的发展方向,国际化也成为美国国内联赛的发展趋势。
大量招募国际球员、把季前赛和常规赛推出国门,成为 NBA 吸引世界目光、扩展海外市场的有效手段。从 1990 年起,
NBA 已连续在日本举行季前赛和常规赛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NBA 又开始瞄准了中国市场,并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20
年来通过无偿和廉价输送电视节目的手段不断“培育”中国市场。 NBA 的信心来源是“中国 15—24 岁的年轻人已经有 75% 喜欢 NBA( 据 NBA
官方网站评论 ) ”,而且中国人的购买力已经大大提升,并将继续快速上扬。
而在 26 年前的 1979 年,当 NBA
总冠军球队华盛顿子弹队远赴中国,与中国国家篮球队进行了两场表演赛时,国人还不知 NBA
为何物,著名体育经纪人夏松回忆说,那时很多中国人以为美国的篮筐比中国的矮,因为电视上的 NBA 片断中球员能够轻松扣篮。
NBA 球员的国际化往往成为其开拓国外市场的敲门砖,在 2004 年, NBA 中国季前赛被炒得火热,除了 NBA
本身巨大的品牌号召力之外,更多的与姚明这位国产世界级明星有着直接关联。如果没有姚明,比赛是否会如此快地来到中国,是否会被炒得如此火热就很难说了。
为了达到“原汁原味”的效果,比赛中的硬件设施如灯光、更衣室、记分屏等一律按照 NBA 原样设置,还包了 3
架专机带来技术人员、啦啦队和裁判等,比赛环境、气氛的营造 “ 一切都很 NBA” 。这其实是 NBA 向海外推广的一项重要原则,他们关心的是 NBA
品牌如何完整地输出,要原封不动地让比赛的环境、流程完全符合 NBA 标准。
另外, NBA 对球队及球星的形象塑造非常关注。到社区搞活动、到校园陪青少年读书,在球场以外体现了 NBA
的职业素养。像乔丹那样的 “ 天王巨星 ” ,当初也照样陪孩子读书。一方面这是联盟的规定,另一方面任何一位球员都知道,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为了从小培养篮球迷。
[问]耐克的品牌文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引发国际国内有实力的商业机构,搭乘奥运班车,获取更高的利润。不过,樱桃好吃树难栽,检索历年参与奥运企业的账单,既有成功到达目的的赢家,也有血本无归的失败者。本刊编辑部特别策划了此次体育用品商业机构营销秀的报道,记者在上海、北京两地深入调查,采访了有过十几年体育营销阅历的数十名业内人士,解读国际企业耐克公司和本土李宁公司在体育营销上的成败得失,为“搭车”的商业机构,提供体育营销的方法和经验。
耐克成立仅30年就打败老牌竞争对手阿迪达斯稳坐世界第一,耐克中国也因成功策划刘翔系列活动而被业界广为称道。耐克的成功之道是不卖鞋子,只营销情感。
极少赞助体育赛事的背后
刘翔自从在雅典奥运会上夺魁以后,便成为了无数企业竞相追捧的对象,而此时耐克公司的员工却和刘翔称兄道弟把酒言欢,因为耐克早在2002年,当刘翔还是媒体冰点的时候就与他签了约。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32块金牌得主中有12块是耐克赞助,包括皮划艇、网球等突破性项目。为什么唯有耐克才能洞察先机?耐克以其亲身经验告诉想要借力体育产业的公司,体育营销不是一次赞助,要细水长流更要不断创新。
企业赞助赛事往往要耗费巨额资金。李宁、上海通用、通用(中国)、农夫山泉、金六福、青岛红领服饰作为奥运会的合作伙伴,每家企业须向中国奥委会支付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或产品,其中现金不能少于90%。与之相对,耐克公司极少赞助体育赛事,但是它的品牌曝光度却从来不比别人少。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12家付了4650万美元的公司被命名为正式赞助商,包括阿迪达斯。而耐克却悄悄地买下了亚特兰大城所有显著位置的广告牌,做了耐克的独家广告。据曾在耐克工作的高层介绍,在奥运会期间,耐克赞助了国家跳水队的泳装,其实耐克公司不生产泳装,但却为此临时买下一家工厂。诚然,由李宁公司赞助的领奖服也在冠军领奖台上赢得了眼球,但是众多媒体却把画面定格在运动员由空中跳入水中的美丽瞬间,无疑耐克又占了上风。
提到品牌曝光,可能人们印象更深的是刘翔。在得金牌第二天第三天,各大媒体不停重播刘翔得金牌的瞬间,而他脚上的魔鞋就是耐克精心准备的。品牌的曝光只是耐克所有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与运动员保持长期联系则显得更为重要。
运动员完美策划案
耐克公司公关部经理温立元原来在耐克总部工作,据她介绍,总部的16座大楼均以世界顶级运动员名字命名。办公楼大堂陈列着著名体育明星的照片和奖杯;连接每栋大楼的长廊四壁里挂着各国耐克签约运动员的铜板雕像及生平简介……“每位参观者都觉得这些体育骄子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你经常会看到明星在办公楼里走动,他们跟员工在同一餐厅用餐;同一健身房运动,就像一家人。没有员工请他们签名。”她笑说。
耐克体育市场部的员工成天奔波在各种训练场上,恨不得与运动员生活在一起。这也是耐克能慧眼识英才的重要原因。李彤曾是耐克的签约田径运动员,因为是刘翔的同门师兄,所以与刘翔很早之前就有联系。李彤的推荐,加上耐克的实际考察,使得刘翔进入耐克的视野。
2004年5月下旬,耐克把麦克尔·约翰逊请到中国,当时约翰逊感觉刘翔的状态很好,于是耐克就根据这个事实大胆拟定方案。整个活动从6月份开始策划,7月下旬开始进行全面推广,通过公关和网络,中国队到雅典前10天时开始推出广告。除了广告,耐克在新浪上还设计了刘翔的新闻中心,刘翔得金牌后有3000万人上去浏览刘翔的一举一动。当其他公司正在计划请刘翔代言时,耐克却已经在第一时间为全国观众提供全面了解刘翔的平台。而耐克大中华市场部总监潘建华表示,这次只是与刘翔关系的开篇。“我们长期的目标是让刘翔在2008年能够代表耐克传达一个声音。我们正在规划这4年当中什么时候让刘翔出现,他不是职业球员,职业球员可以打好几个月的联赛。耐克必须利用合适的时间点让他出现,而且每次出现都有不同的故事。”
耐克与运动员紧密联系的经典当称乔丹,从1985年签约至今已经20个年头,乔丹鞋也已经发展到“第18代”,今年耐克又把乔丹请到中国为高中联赛的冠军颁奖。乔丹代言耐克产品,向孩子们传达篮球星的理念,鼓励小孩子、加深他们对篮球的向往。其实有很多公司也在赞助乔丹,而消费者却很自然地把乔丹和耐克联想在一起。潘建华说,在耐克工作10多年有一个重要的经验,体育经营需要时间。“体育经营的特质是情感,是人们的激动兴奋悲伤和喜悦,而培养情感就像谈恋爱一样,需要积累。国内很多赞助是短期的,而这样的效果几乎为零,因为消费者是很健忘的。如果企业选定了与自己形象相关的运动,应该作为一种长期投入。”像公司现在正在做的“名人训练堂”就是每年请世界前奥运冠军来华执教,为中国运动员提供指导,不仅是技术层面,还包括大赛心理准备层面。这样就是最大化的利用公司现有资源。
5秒之外的内涵
一个女孩在学校食堂里买了一张饼,她做投掷铁饼的动作把盘子扔了出去,然后咬了一口手里剩下的饼。这是耐克最新制作的5秒系列广告“随时”的一个片段,这个系列广告在成都广告节上拿了全场大奖。与耐克很多大手笔不同,这个广告成本非常低,故事背景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想要传达的概念是:运动已经融入你的生活。5秒广告意味着什么?一般的企业比较倾向于做自己的形象广告,喊出一个口号甚至重复3遍,而耐克却讲了一个故事。耐克知道,消费者对一句口号或者一个标识没有什么感觉,认为与自己根本无关。
耐克的品牌经理徐颖在公司工作了3年。在谈到品牌策略时,她一直在强调,耐克是在创造和引领一种文化。令耐克自豪的是她在中国创造了鞋文化。徐颖说,3年前中国没有鞋文化。中国是一个服装国家,人们从来都是一双鞋搭配各种各样的衣服,很少选择鞋。而耐克创造鞋文化的秘诀就是选对的人做对的事。当时有一批从国外回来的小孩喜欢做一些地下的东西。耐克就与他们联系,给他们在中国表现的机会。而耐克推动鞋文化的另一个秘诀是充分利用网络力量,新浪上有一个shoetalk(我为鞋狂)论坛,网友在上面可以讲述鞋子的故事,任何品牌的鞋子都可以谈。
消费者接受了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接受你的品牌。像美国NBA或者英国足球都已经远远超出了赛事的范畴,一项运动已经成了整个国家的狂欢活动。“NBA是很有系统的体制,把娱乐、竞赛、明星任何一个产业所包含的因素完美呈现在你的面前。”潘建华说。而耐克现在就在主推篮球文化。美国的高中联赛就是NBA的预备班,而耐克在中国举办的全国高中联赛也已经进行到了第四个年头。
今年耐克推出“联盟概念”,提出要做YouthCulture(青年文化)。徐颖说:“篮球里面只有一个冠军,而在YouthCulture中可以有很多冠军。可以是扣篮最好,漫画画的最好,也可以是最眩的啦啦队,……我们一开始是对平台的建设,建成之后,我们决定开始推广文化。只有有能力影响文化,才能深入人心。我们今年推出‘勇士联盟’,想要告诉孩子们,不只需要有自己的风格,还需要有一个联盟在你后面,帮你加油助威,给你写文章、画海报。在河北石家庄有一个球员已经组织了1000多人,在网上拿到了5000张选票。只有认同一个文化,才会产生非常大的效应。”
在上海总部采访时,我正好看到公关部的Amy在读一封高中生对联赛活动的一个策划方案,虽然幼稚,但认真。耐克的员工说,他们在北京街头对孩子们进行采访时,他们都说,耐克真正懂他们。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品牌在真正地影响着孩子,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深深打下品牌的烙印,以至于影响他们一生。
关于CHBL<全国高中篮球联赛>...谁能给我介绍一下?最好有参战球队名单
作为“全国篮球城市”,东莞除了宏远、新世纪和柏宁三家职业篮球俱乐部,在群众篮球、企业篮球和学校篮球上也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日就传来捷报,在2008/2009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广东赛区选拔赛决赛中上演了“东莞德比”,中堂群英学校以81:45击败东华高级中学,获得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高中联赛南区比赛的资格。
全国高中篮球联赛于2002年创办,如今已颇具影响力,向CBA联赛甚至国家队输送了不少优秀球员。目前广东东莞银行队的主力后卫刘晓宇,正是在2005年率领长春十一中夺得冠军并荣获MVP后,进入宏远队,逐渐成长为国手。
本届全国高中篮球联赛的参赛队必须是全日制普通中等学校,及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分会的会员学校,赛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各省(直辖市)选拔赛,南北各10个赛区,每个省(市)冠军将参加第二阶段的南北分区选拔赛,最后由南北区的前两名进行交叉淘汰赛,并决出总冠军。
广东省选拔赛共分广州和东莞两个分赛区,由两个赛区决出前两名进行交叉淘汰赛。东莞赛区有群英学校、东华中学、光明中学和东莞理工学校4支球队参加,群英学校以第一名出线后遭遇广州赛区第二名市桥二中,虽然对方球员大多来自广州伟伦体校,但以土生土长的中堂学生为班底的群英学校队仍然击败对手进入了决赛。
群英学校决赛中的对手是半决赛中击败广州执信中学的东华中学,群英学校上半场就一度领先达40分,最终轻松获胜。群英学校也将代表广东省参加于今年3月3日-15日在福州进行的南区比赛。
据了解,中堂群英学校是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之一,是我市篮球传统强校之一,曾于2006年和2007年蝉联东莞中学生篮球联赛男子高中组冠军。群英学校校长刘继邦介绍说,该校每个年级都设立了体育特长班,涌现了许多篮球好苗子,就由学校的体校老师担任教练,打造出了高水平的中学生篮球队。
急求一片关于NBA的毕业论文
经过近 60 年的发展, NBA 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运动组织之一,不仅在篮球技术上领导全球,同时也创造了惊人的商业效益,上赛季的总收入就接近 30 亿美元。 NBA 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离不开其先进的商业理念和深厚的营销功底。 解剖 NBA ,我们看到了一部运作成熟的现代化商业机器,流水作业般制造出轰动市场的产品。
商业开发策略
从 1946 年创立开始, NBA 从一无所有变成现在世界上最赚钱的职业联赛之一,成为各种体育联赛效仿的成功典范。在 60 年历史中, NBA 用前 30 年做联赛水平的培养和商业运作的内部基础;后 30 多年将其推向市场,推向世界。
NBA 开始的时候,就像是一个自娱自乐的业余联赛,没有什么影响。直到 1953-54 赛季,电视台才第一次转播 NBA 的 13 场比赛,付给 NBA3.9 万美元。但在这之后近 20 年里,虽然一直有 NBC 和 ABC 两家电视台转播 NBA 的比赛,但两家都没有付给过 NBA 一分钱。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1973 年。从 1973-74 赛季,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 (CBS) 与 NBA 签订合同,并付给 NBA 三年 2700 万美元的转播费用。这之后, CBS 共与 NBA 续约 4 次,到 1986-87 赛季时,转播费用已经涨到 4 年 1.74 亿美元,几乎是 13 年前的 5 倍。
1984 年,改变 NBA 命运的斯特恩出任 NBA 第四任总裁, NBA 几乎所有的规章条例、运作理念、经营手段、市场推广、国际化进程,全部是斯特恩亲手缔造或者是他主要参与的。在斯特恩上任期间, NBA 的总资产翻了 5 番。斯特恩还建立了 NBA 有线电视、 NBA 网站、 NBA 城、 NBA 商店、 NBA 流动大巴等娱乐项目,这些推广方式已经几乎成为篮球联赛固定的运作模式。
目前, NBA 的广告收入也与日俱增。现在联盟的服装有阿迪达斯,运动鞋有耐克和锐步,饮料有可口可乐,食品有麦当劳,网络有 AOL ,就连儿童玩具都有乐高公司赞助。早在 2002-03 赛季 ,NBA 指定的赞助商就有 19 家,其他各种广告更是不计其数。
NBA 来到中国时,虽然门票不菲,但仍然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形。在“姚明热”疯狂的上海,球迷不惜等待 40 个小时以求一票。在北京,由于超过 5000 名球迷聚集在购票点外,迫使有关方面不得不提前 9 小时卖票, 5000 张门票以 21 . 75 美元到 362 美元不等告罄。
经营制度创新
斯特恩的伟大之处,并不只是将联赛推上一个高度就算完事,他做了很多制度性的工作来保证 NBA 的良性运作,例如:经纪人制度 ( 包括自由球员转会 ) 、球员工会与俱乐部谈判制度、引进工资封顶、反毒品公约等。今天, NBA 已经成为一个完全制度化运作的组织,因而能够基业长青。
NBA 的选秀制度。为了使 NBA 各队的实力水平不至于太悬殊,从而增加比赛的精彩和激烈程度, NBA 都要在每年度的总决赛之后,在 6 月下旬举行一年一度的“选秀大会”。参加选秀的一般是全美各大学的学生,均为 NCAA 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中的佼佼者。当然,最近几年里,高中生和国际球员有增多的趋势。 NBA 根据他们的综合实力给他们打分排名,然后,各球队依照该年度在常规赛中的胜率排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挑选。
选秀并非仅是一个以炒作新明星为目的的媒体秀,而是对于维持 NBA 的竞争力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制度机制。美国的各大职业球赛,不设升降级。 刺激球队上进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季后赛。季后赛不仅增加了比赛的场次,而且真正把比赛变成了全国性赛事,赢利远非一般比赛可比。在季后赛中走得越远,球队赚头就越大。但是,仅仅凭这一规则, NBA 马上会贫富分化。试想,一个队打到季后赛最后一轮,就成了全美著名的强队,财源滚滚,买队员手面也很大。一个队没有打入季后赛,收入降低,不仅买不起好队员,甚至不得不把本队的王牌卖掉。久而久之,上述这两种队就不是对手, NBA 的竞争性下降,最后只有四五个队的比赛好看。
用来制衡这一趋势的制度,就是第一选秀权。每年 NBA 选秀,最弱的队先挑队员。通过选秀制度的杠杆作用,弱队每年总能得到一些能量补充,成功地利用这一优先权,弱队就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而强队得到好球员的几率则相对较小,这样就使得 NBA 各队之间的实力差距不至于太悬殊,保证了比赛的水平和质量,进而也就保证了 NBA 的活力。
另外, NBA 球队之间的球员交换机制,也表明了参与球队希望“双赢”或者“多赢” 的愿望。像勇士队与小牛队完成的九人大交易,其出发点就是为了共同提高两队的实力。在这场交易中,两队的明星球员贾米森和范埃克塞尔作了互换。在小牛队中,虽然范埃克塞尔实力一流,充满激情,但由于纳什的稳定发挥,使得他的作用大多是锦上添花,很少能雪中送炭。而由于内线实力的欠缺,他们在和湖人、马刺那样内线实力强大的球队的对抗中处于劣势,因此,得到贾米森这样的明星球员,既能提高得分能力,又能增加内线高度,对球队大有裨益。同样,贾米森虽是勇士队的头号球星,但和他司职同样位置的墨菲上个赛季进步神速,况且比他更高更壮,似乎已能替代他的角色。倒是勇士队的后卫阿瑞纳斯虽然获得了上个赛季的“进步最快奖”,但由于年轻和欠稳定,常常无法帮助球队在关键的比赛中力战到底,他们曾看上了马刺队的克拉克斯顿,还将“袖珍后卫”博伊金斯招致麾下,但这些人和范埃克塞尔相比,显然不在一个档次。因此,勇士队才会放走头号球星,迎来小牛队的替补后卫。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正是期待“双赢”的表现。
火箭走出低迷的起点,其实就是一次火箭高层进行一个重要的球员交换——用杰克逊交换黄蜂的韦斯利。现在 NBA 中,攻防转换的节奏越来越快。在 20 多场的比赛中,火箭高层敏锐地发现了重大问题——对手屡屡针对姚明在速度上这个最大的软肋,不断地扯开火箭的防线(特别是在抢到后场蓝板发动反击时),而火箭的其他队员,并不是个个速度都能弥补姚明的软肋。所以,火箭高层才不惜用表现一直稳定、优秀的杰克逊,换来黄蜂的老将韦斯利来弥补姚明速度上的不足,做的一笔让人看不懂却极其正确的交换。由此,带来了球队的重大转变,形成了现在火箭的四快一高的先发阵容,火箭的战绩也一路攀升,姚明的发展也慢慢步入了正轨。
季后赛和选秀制,一个鼓励强者,一个扶助弱势,既刺激了竞争,又保持了各队之间实力的均衡,交换制则起到资源互补的作用。所以包括篮球在内的美国各大职业球类联赛,没有出现欧洲足球俱乐部那样过度的贫富分化。要知道,足球和篮球不同,常常一球定音,偶然性很大,弱队偶尔还可以战胜强队,但是在篮球中两队实力分化到一定程度,弱队就不可能有机会。没有选秀制, NBA 的比赛就不堪设想。
市场培育策略
NBA 对中国的 “ 暗渡陈仓 ” 可以追溯到 1991 年,中央电视台体育记者于嘉说,大卫 · 斯特恩当年首次造访中国和央视洽谈转播 NBA ,耐心地解释 NBA 是什么,转播可以不收费等等 …… 直到央视同意转播。
1992 年乔丹领衔的 “ 梦之队 ”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横扫千军,征服了全世界球迷,斯特恩又适时地把 NBA 推向了中国。从 1991 年到今天,中国已有 12 家电视台与 NBA 签订了电视转播合同,在北京等城市 NBA 转播覆盖率提高了 3 倍。
NBA 在引进中国球员方面也是 “ 蓄谋已久 ” ,上世纪 90 年代,宋涛和马健就先后被 NBA 相中,只是后来因伤病等原因没有成行。 1999 年,王治郅成为 “ 正统 ”NBA 球员。短短几年间,姚明、巴特尔、薛玉洋、刘炜快速跟进,更多年轻中国球员被 NBA 球探关注和观察。打中国球员算盘的当事球队,除了竞技角度的考虑,更多的还有商业动机在其中。
从冷静的态度来看,与其认为 NBA 在日益认可中国篮球的水准,还不如说是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让 NBA 根本无法抵挡住诱惑。根据泛亚市场资讯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 15 至 24 岁的男性中 75% 是 NBA 球迷,在 20 至 29 岁的所有人士中, NBA 是他们最爱看的电视转播的体育联赛,全国有超过 31400 多万观众收看 NBA 的节目。中国赛的成功与否、效果好坏,美国人比中国人还关心。篮球评论家单磊分析说,中国这一 “ 新大陆 ” 的发现为 NBA 打开了另一扇门,至少斯特恩可以不必再为海内外市场收视率的问题发愁了。
统计表明, NBA 销售授权标志产品的年零售额在美国本土高达 25 亿美元,而海外同年仅 3 亿美元。对 NBA 的决策者来说,他们并没有把几场比赛的经济效益看得通过这些比赛,传播 NBA 品牌,尽快地开发和占领有 13 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很快,我们将看到更多 NBA 相关产品的连锁店打入中国。
产品开发策略
一个球队的立市之本,便是球员在球场内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水准,这便如同市场上的产品,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因此,要像开发产品那样去开发球星。
NBA 的几代经营者都深谙开发球星对于市场开发的重要价值。 斯特恩上台时正值湖人和凯尔特人争霸天下,两支球队各有一个巨星 -- “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伯德。斯特恩将这一黑一白巨星作为整个 NBA 联赛的形象向市场推广,使球迷在喜欢球星的同时喜欢上 NBA 。在“魔术师”和“大鸟”两人相继在 90 年代退役之后,斯特恩又以乔丹作为主打球星在全世界推广 NBA 。这一策略再次收到奇效,乔丹迷人的笑容、经典的吐舌头动作和神话般的技术征服了全世界的球迷,甚至包括其他国家的篮球球员,使得 NBA 成为国际化的联赛。 乔丹退役后,斯特恩又开始寻找新的联赛代言人,奥尼尔、科比、艾弗森、加内特、麦迪、姚明等人,都是 NBA 新的人选。
NBA 是铁打的营盘,球员进出和转会使之成为活水。 火箭队有一个姚明,已经让全中国球迷趋之若鹜。但 NBA 还嫌不够劲儿,精心挑选了国际球员最多的球队之一国王队来作陪打。迪瓦茨转会减弱了国王队的号召力,于是刘炜进入国王队,成为 NBA 又一张吸引中国球迷的招牌。
多年来, NBA 球场上巨星无数,造星运动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篮球人才,成就了 NBA 球场上巨星无数,而巨星的出现反过来又对无数球迷形成更大的市场号召力。从市场拓展的角度来说,球市的火爆,市场的扩大,直接得益的当然首推 NBA 品牌和各俱乐部,而球星同样是市场拓展成功的受益者。多年来, NBA 的雪球,正是在这样一种发展氛围中,越滚越大。
国际化策略
近 10 年来,由于美国国内各职业联赛发展都很迅速,棒球大联盟、职业橄榄球联赛和职业冰球联赛都搞得如火如荼,同时一直兴盛不衰的大学联赛这几年也有超过职业联赛的势头。 NBA 及时地调整战略,将眼光放到国际市场。 NBA 在世界各地有 11 处办事机构, NBA 中的国际球员也占到全部球员的 15% 。 NBA 的这些策略使其成为国际上最知名的美国国内联赛。他们的成功已经影响到其他联赛的发展方向,国际化也成为美国国内联赛的发展趋势。
大量招募国际球员、把季前赛和常规赛推出国门,成为 NBA 吸引世界目光、扩展海外市场的有效手段。从 1990 年起, NBA 已连续在日本举行季前赛和常规赛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NBA 又开始瞄准了中国市场,并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20 年来通过无偿和廉价输送电视节目的手段不断“培育”中国市场。 NBA 的信心来源是“中国 15—24 岁的年轻人已经有 75% 喜欢 NBA( 据 NBA 官方网站评论 ) ”,而且中国人的购买力已经大大提升,并将继续快速上扬。
而在 26 年前的 1979 年,当 NBA 总冠军球队华盛顿子弹队远赴中国,与中国国家篮球队进行了两场表演赛时,国人还不知 NBA 为何物,著名体育经纪人夏松回忆说,那时很多中国人以为美国的篮筐比中国的矮,因为电视上的 NBA 片断中球员能够轻松扣篮。
NBA 球员的国际化往往成为其开拓国外市场的敲门砖,在 2004 年, NBA 中国季前赛被炒得火热,除了 NBA 本身巨大的品牌号召力之外,更多的与姚明这位国产世界级明星有着直接关联。如果没有姚明,比赛是否会如此快地来到中国,是否会被炒得如此火热就很难说了。
为了达到“原汁原味”的效果,比赛中的硬件设施如灯光、更衣室、记分屏等一律按照 NBA 原样设置,还包了 3 架专机带来技术人员、啦啦队和裁判等,比赛环境、气氛的营造 “ 一切都很 NBA” 。这其实是 NBA 向海外推广的一项重要原则,他们关心的是 NBA 品牌如何完整地输出,要原封不动地让比赛的环境、流程完全符合 NBA 标准。
另外, NBA 对球队及球星的形象塑造非常关注。到社区搞活动、到校园陪青少年读书,在球场以外体现了 NBA 的职业素养。像乔丹那样的 “ 天王巨星 ” ,当初也照样陪孩子读书。一方面这是联盟的规定,另一方面任何一位球员都知道,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为了从小培养篮球迷。
如何进行品牌建设?
抓住机遇宣传它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引发国际国内有实力的商业机构,搭乘奥运班车,获取更高的利润。不过,樱桃好吃树难栽,检索历年参与奥运企业的账单,既有成功到达目的的赢家,也有血本无归的失败者。本刊编辑部特别策划了此次体育用品商业机构营销秀的报道,记者在上海、北京两地深入调查,采访了有过十几年体育营销阅历的数十名业内人士,解读国际企业耐克公司和本土李宁公司在体育营销上的成败得失,为“搭车”的商业机构,提供体育营销的方法和经验。
耐克成立仅30年就打败老牌竞争对手阿迪达斯稳坐世界第一,耐克中国也因成功策划刘翔系列活动而被业界广为称道。耐克的成功之道是不卖鞋子,只营销情感。
极少赞助体育赛事的背后
刘翔自从在雅典奥运会上夺魁以后,便成为了无数企业竞相追捧的对象,而此时耐克公司的员工却和刘翔称兄道弟把酒言欢,因为耐克早在2002年,当刘翔还是媒体冰点的时候就与他签了约。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32块金牌得主中有12块是耐克赞助,包括皮划艇、网球等突破性项目。为什么唯有耐克才能洞察先机?耐克以其亲身经验告诉想要借力体育产业的公司,体育营销不是一次赞助,要细水长流更要不断创新。
企业赞助赛事往往要耗费巨额资金。李宁、上海通用、通用(中国)、农夫山泉、金六福、青岛红领服饰作为奥运会的合作伙伴,每家企业须向中国奥委会支付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或产品,其中现金不能少于90%。与之相对,耐克公司极少赞助体育赛事,但是它的品牌曝光度却从来不比别人少。
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12家付了4650万美元的公司被命名为正式赞助商,包括阿迪达斯。而耐克却悄悄地买下了亚特兰大城所有显著位置的广告牌,做了耐克的独家广告。据曾在耐克工作的高层介绍,在奥运会期间,耐克赞助了国家跳水队的泳装,其实耐克公司不生产泳装,但却为此临时买下一家工厂。诚然,由李宁公司赞助的领奖服也在冠军领奖台上赢得了眼球,但是众多媒体却把画面定格在运动员由空中跳入水中的美丽瞬间,无疑耐克又占了上风。
提到品牌曝光,可能人们印象更深的是刘翔。在得金牌第二天第三天,各大媒体不停重播刘翔得金牌的瞬间,而他脚上的魔鞋就是耐克精心准备的。品牌的曝光只是耐克所有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与运动员保持长期联系则显得更为重要。
运动员完美策划案
耐克公司公关部经理温立元原来在耐克总部工作,据她介绍,总部的16座大楼均以世界顶级运动员名字命名。办公楼大堂陈列着著名体育明星的照片和奖杯;连接每栋大楼的长廊四壁里挂着各国耐克签约运动员的铜板雕像及生平简介……“每位参观者都觉得这些体育骄子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你经常会看到明星在办公楼里走动,他们跟员工在同一餐厅用餐;同一健身房运动,就像一家人。没有员工请他们签名。”她笑说。
耐克体育市场部的员工成天奔波在各种训练场上,恨不得与运动员生活在一起。这也是耐克能慧眼识英才的重要原因。李彤曾是耐克的签约田径运动员,因为是刘翔的同门师兄,所以与刘翔很早之前就有联系。李彤的推荐,加上耐克的实际考察,使得刘翔进入耐克的视野。
2004年5月下旬,耐克把麦克尔·约翰逊请到中国,当时约翰逊感觉刘翔的状态很好,于是耐克就根据这个事实大胆拟定方案。整个活动从6月份开始策划,7月下旬开始进行全面推广,通过公关和网络,中国队到雅典前10天时开始推出广告。除了广告,耐克在新浪上还设计了刘翔的新闻中心,刘翔得金牌后有3000万人上去浏览刘翔的一举一动。当其他公司正在计划请刘翔代言时,耐克却已经在第一时间为全国观众提供全面了解刘翔的平台。而耐克大中华市场部总监潘建华表示,这次只是与刘翔关系的开篇。“我们长期的目标是让刘翔在2008年能够代表耐克传达一个声音。我们正在规划这4年当中什么时候让刘翔出现,他不是职业球员,职业球员可以打好几个月的联赛。耐克必须利用合适的时间点让他出现,而且每次出现都有不同的故事。”
耐克与运动员紧密联系的经典当称乔丹,从1985年签约至今已经20个年头,乔丹鞋也已经发展到“第18代”,今年耐克又把乔丹请到中国为高中联赛的冠军颁奖。乔丹代言耐克产品,向孩子们传达篮球星的理念,鼓励小孩子、加深他们对篮球的向往。其实有很多公司也在赞助乔丹,而消费者却很自然地把乔丹和耐克联想在一起。潘建华说,在耐克工作10多年有一个重要的经验,体育经营需要时间。“体育经营的特质是情感,是人们的激动兴奋悲伤和喜悦,而培养情感就像谈恋爱一样,需要积累。国内很多赞助是短期的,而这样的效果几乎为零,因为消费者是很健忘的。如果企业选定了与自己形象相关的运动,应该作为一种长期投入。”像公司现在正在做的“名人训练堂”就是每年请世界前奥运冠军来华执教,为中国运动员提供指导,不仅是技术层面,还包括大赛心理准备层面。这样就是最大化的利用公司现有资源。
5秒之外的内涵
一个女孩在学校食堂里买了一张饼,她做投掷铁饼的动作把盘子扔了出去,然后咬了一口手里剩下的饼。这是耐克最新制作的5秒系列广告“随时”的一个片段,这个系列广告在成都广告节上拿了全场大奖。与耐克很多大手笔不同,这个广告成本非常低,故事背景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想要传达的概念是:运动已经融入你的生活。5秒广告意味着什么?一般的企业比较倾向于做自己的形象广告,喊出一个口号甚至重复3遍,而耐克却讲了一个故事。耐克知道,消费者对一句口号或者一个标识没有什么感觉,认为与自己根本无关。
耐克的品牌经理徐颖在公司工作了3年。在谈到品牌策略时,她一直在强调,耐克是在创造和引领一种文化。令耐克自豪的是她在中国创造了鞋文化。徐颖说,3年前中国没有鞋文化。中国是一个服装国家,人们从来都是一双鞋搭配各种各样的衣服,很少选择鞋。而耐克创造鞋文化的秘诀就是选对的人做对的事。当时有一批从国外回来的小孩喜欢做一些地下的东西。耐克就与他们联系,给他们在中国表现的机会。而耐克推动鞋文化的另一个秘诀是充分利用网络力量,新浪上有一个shoetalk(我为鞋狂)论坛,网友在上面可以讲述鞋子的故事,任何品牌的鞋子都可以谈。
消费者接受了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接受你的品牌。像美国NBA或者英国足球都已经远远超出了赛事的范畴,一项运动已经成了整个国家的狂欢活动。“NBA是很有系统的体制,把娱乐、竞赛、明星任何一个产业所包含的因素完美呈现在你的面前。”潘建华说。而耐克现在就在主推篮球文化。美国的高中联赛就是NBA的预备班,而耐克在中国举办的全国高中联赛也已经进行到了第四个年头。
今年耐克推出“联盟概念”,提出要做YouthCulture(青年文化)。徐颖说:“篮球里面只有一个冠军,而在YouthCulture中可以有很多冠军。可以是扣篮最好,漫画画的最好,也可以是最眩的啦啦队,……我们一开始是对平台的建设,建成之后,我们决定开始推广文化。只有有能力影响文化,才能深入人心。我们今年推出‘勇士联盟’,想要告诉孩子们,不只需要有自己的风格,还需要有一个联盟在你后面,帮你加油助威,给你写文章、画海报。在河北石家庄有一个球员已经组织了1000多人,在网上拿到了5000张选票。只有认同一个文化,才会产生非常大的效应。”
在上海总部采访时,我正好看到公关部的Amy在读一封高中生对联赛活动的一个策划方案,虽然幼稚,但认真。耐克的员工说,他们在北京街头对孩子们进行采访时,他们都说,耐克真正懂他们。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品牌在真正地影响着孩子,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深深打下品牌的烙印,以至于影响他们一生。
- 上一篇:英超 big6-英超big6球风
- 下一篇:东部决赛开始时间是几点-东部决赛开始时间